全力冲刺第四季度 确保完成全年经济指标
“要努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10月27日省政府召开的西部七市县(区)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蒋定之对西部市县提出了这样的期待。
连日来,海南日报记者赴澄迈县、东方市和乐东黎族自治县等西部市县采访,了解到这些市县以干部作风建设为保障,抓产业发展、抓项目建设、抓基础设施配套,奋力争取全年经济发展的优异成绩,为确保完成全省经济发展目标勇挑重担。
经济增长 一马当先
“年初确定20%的经济增长目标时,不少人有顾虑,因为去年澄迈以25.6%的GDP增速名列全省第一,基数太高了。现在看来,完成全年目标完全有把握!”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对记者说。
统计数据印证了杨思涛的自信。今年前三季度,澄迈县GDP增速达20.7%,名列全省第二。进入10月份,速度仍在加快,1-10月全县GDP累计增长21.1%,比前三季度又快了0.4个百分点。
澄迈是西部市县的一个缩影。省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西部地区的儋州(含洋浦)、东方、澄迈、临高、乐东、昌江6市县前三季度GDP增速达15.1%,比全省平均增速10.6%快了4.5个百分点。其中东方、澄迈、昌江分别以21.8%、20.7%、14.6%的增速,位居全省前三甲。
除生产总值外,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个主要经济指标,西部地区也遥遥领先。西部6市县中GDP增速稍缓的乐东,1-10月固定资产投资以87.5%的增速位居西部市县第二位,高强度的投入将为这个传统农业大县未来几年的调整结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支撑 后劲十足
西部地区工业规模占全省三分之二,洋浦、昌江、金牌、老城、东方五大工业园区均分布在西部地区,这些园区近年来培育了一批大型工业企业,一批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老城经济开发区是澄迈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开发区内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就有海南生态软件园、华能海口电厂、华盛水泥、华塑石化、中航特玻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春天告诉记者,开发区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65.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8.7%。开发区今年前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53.1%,对全县经济增长位居全省前茅功不可没。
前三季度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的东方,同样得益于工业的强劲增长,在80万吨甲醇、华能东方电厂等大型工业项目的拉动下,该市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47.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在位于老城开发区的中航特玻,我们看到一期3号生产线、4号生产线设备安装工作已基本就绪,正进入紧张的设备调试阶段,预计明年三四月份,3号生产线、4号生产线将先后点火投产,中航特玻将再添拳头产品。而在华能东方电厂,装机容量分别达35万千瓦的3号、4号机组正在紧张安装,预计明年3月、11月将分别投入商业运行。这些建设中的大型项目,将为这两个市县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在列数东方市今后两年将竣工投产的大型项目后,东方市市长吉明江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明后两年东方不仅经济总量会有大规模扩张,财政收入也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转型发展 亮点凸显
西部市县发展速度虽快,但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容忽视,乐东农业独大,澄迈、东方二产占了半壁江山,工业以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工业为主。这些市县在冲刺第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在谋划产业转型,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乐东龙沐湾的海滩上,几年前密布的养虾池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体量庞大的建筑群,包括已经封顶的两家五星级酒店温德姆至尊豪廷酒店、凯宾斯基别墅酒店,以及渔人码头商业街和温泉海景公寓。
总投资预计达300亿元的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承载着乐东这个农业大县的产业转型梦想。这个度假区建成后,乐东旅游将形成尖峰岭与龙沐湾山海互动的局面,旅游业的崛起,将改写该县农业增加值占比高达近六成的产业格局。
工业强县澄迈同样在谋划产业转型。今年4月开园的海南生态软件园,产业以文化创意、服务外包、软件开发、信息产业为主,目前已有包括惠普、东软、海航信息、益进信息、天涯在线等193家企业入驻,今年1-10月,该园区已创造产值25.2亿元,年底将突破30亿元。杨思涛告诉记者,到2013年,园区产值可突破100亿元。
“在公园中工作,在生活中创造。”环境幽静、上班时间也难见喧闹的生态软件园,一改老城经济开发区企业在机器轰鸣中生产的印象,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
濒临北部湾的东方则发挥区位优势,把发展与东盟国家的边境贸易作为壮大服务业的重要途径。规划占地面积850亩的东方边贸城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这里将打造成为集边境小额贸易、互市贸易、转口贸易、物流、仓储、加工为一体的中国(东方)-东盟海上边贸物流中心。
坚实的产业支撑,使得海南西部地区经济在今后较长时期仍能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不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