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湖北省汉川市乡镇干部如何在改革中转型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干部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变了,他们能否适应这种变化?他们该何去何从?
湖北省汉川市的乡镇干部不仅适应了这一变化,而且在求索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服务的内容更实
汉川市现有24个乡镇(含农场、办事处),而且大部分为农业乡镇。农村税费改革后,汉川的乡镇干部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为贫弱的乡镇财政“造血”。
6月的汉川大地满目苍翠。车行进在绿色掩映的田间公路上,浓郁的泥土气息夹着阵阵菜花清香扑面而来,新河镇汉新村菜农韩苟合的丝瓜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据这位菜农介绍,到目前他种的4亩“白玉霜”丝瓜不仅收回了全部成本,还开始盈利。
谈到个中原因,韩苟合“神秘”地告诉笔者,是镇里的黄师傅给他当的技术指导。
据了解,这位“神秘”的黄师傅就是新河镇干部黄修荣。如今,在汉川像黄修荣这样长期扎根农村最基层,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到户、服务到田块的“土专家”有100多名。
截至目前,在汉川各乡镇,通过干部“跑龙套”,共组织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班48期,培训农民5.2万人,发放农业生产资料12万份,向农民推介致富项目40多个、致富信息370多条、免费提供化肥等农资50多吨,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群众贴得更紧
平坦坚实的水泥路,两旁绿草如茵,才竣工不久的庙头镇石咀村的3公里水泥路,而今已成为该村村民引以为豪的“资本”。
据庙头镇党政办公室主任林晓木介绍,庙头镇为改善村民行居环境,他们今年筹资160万元硬化村级公路10多公里,还从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在全镇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筹资15万元将镇影剧院、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改造一新。农民群众有了搞活动的场所,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当干部的心也安了。
截至目前,汉川市乡共投入3.6亿元,改造干线路99公里,修建农村通乡公路102公里、通村公路200多公里,使1.5万多农户看上了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社会变得更和谐
6月初的一个中午,暴雨倾盆,但在刘家隔镇晨光村特困户王幺毛家中,却再也看不到像往常一样接漏挡雨的情景了。原来镇里的干部帮他将破旧不堪的危房进行了全面改造。
汉川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各乡镇今年已完成560栋危房改造。
同时,该市还在各乡镇开展了对口帮扶特困户和“千人结对、万人助学”活动,共组织对口帮扶活动200多场次,使4568名特困群众平安过冬,使6100名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
在马口、沉湖等乡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回头看”。
用实际行动让困难群众转危为安,用真情化解百姓心中的疙瘩,用铁的手腕打击犯罪……一首首和谐之歌正唱响整个汉川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