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服务全国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6-19 浏览

新品牌——
  上海人才服务全国

  “十五”期间,上海累计向中西部地区选派挂职干部、各类专业人才、志愿者2万多人次,帮助培训各类人才13万人次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从未间断以人才、智力优势支援和服务全国各地的工作。近年来,上海在这方面的新手笔频现,“服务全国”已成为与“构筑人才高地”齐名的上海人才工作新品牌。

  2003年4月,上海与长三角19个城市签订《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宣言》,共同促进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次年10月,上海与东三省签订了人才开发合作交流备忘录;同年11月,上海与阿克苏、日喀则等8个对口地区签署了《2005年—2007年人才开发合作交流备忘录》。2005年3月,长三角与东三省达成“三三合作”人才开发合作协议,在人才智力流动的渠道和途径、人才培训、人才人事公共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达成了若干合作意向。

  “兵团把优秀的后备干部送到上海的重大项目工地进修,就是要把上海好的经验和技术学到手。”常来上海洽谈人才对口支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政委、师长朱宁宁很兴奋。

  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上海已累计向中西部地区选派挂职干部、各类专业人才、志愿者2万多人次,帮助培训各类人才13万人次。2005年,上海累计直接用于人才服务全国的专项财政经费达2351万元,共开展了116个人才合作项目。

  尤其可喜的是,以往西部用人单位担心当地人才“孔雀东南飞”,而对上海的“服务窗口”敬而远之。如今,新、川、贵等西部地区的用人单位如有需要,都乐意找上海人才服务中心发布求才信息,为其延揽人才。

  从分散到整合,由点及面,上海逐步形成了服务对口支援地区、服务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的人才服务全国格局。

  新理念——

  加快自身发展、主动服务全国

  上海的优势在于科技和人才资源密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上海人才工作服务全国为何步入快速发展期?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思想上的重视和理念上的超前,让上海人才服务全国步入了“快车道”。

  近年来,上海市主要领导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云南、新疆、湖北等10多个地区学习考察,其间传递出的一个理念已为全市上下一致认同: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服务全国是上海发展的重要战略,上海要做好“主动服务全国”和“加快自身发展”两篇大文章。

  源于此,上海在机构编制紧张,甚至在缩减、撤并某些机构的同时,专门新成立了市合作交流党委和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包括参与西部大开发在内的合作交流工作,更好地为全国服务;源于此,全市上下像关心上海的区县一样,关心对口支援地区,一起规划、一起部署。

  “只有6300平方公里的上海,一无资源,二无矿产,没有全国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来自各地人才的支持,上海难有今天的发展。”曾“西进”学习考察的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丁薛祥说:“现在上海发展取得一些成绩,理应回馈全国。”

  专家指出,上海的优势在于科技和人才资源密集,上海服务全国的优势在人才、在智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上海加快探索从单纯“输血式”帮扶转向“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对口支援新模式,努力把上海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已成为上海人才服务全国的一种特色。同时,上海率先改革开放,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借鉴的教训。“通过人才服务全国,有益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共享,也可少走弯路,把以往对口支援‘升级’到了一个新层次。”丁薛祥说。

  新时期——

  上海人才服务全国“加速发展期”轮廓初现

  未来5年上海将以多种形式为全国至少培训20万各类人才;将实现由以政府为主向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转变

  “现在,无论哪个地区的政府与上海洽谈的合作项目中,人才和智力合作必居其一。”在市政府合作交流办黄建平处长的文件夹中,人才合作无一例外地被列为各地重要的发展项目。

  年初,2006年上海人事人才工作会议清晰地点明,上海要做响人才开发服务全国这个“品牌”,要在“协调”和“集成”上把文章做足。具体言之,今年上海要建立人才服务全国的协调工作机制,统一制定规划、统一确定政策、统一组织实施。此外,建立人才服务全国专项资金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资金将对全市经常性服务合作项目予以配套支持,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

  在新鲜出炉的《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人们惊喜地发现,“人才服务全国”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国际化程度、促进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发展等主题并列,成为未来5年上海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

  按照《规划纲要》,未来5年,上海将以对口支援地区为重点,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全国至少培训20万名各类人才。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处长丁振文介绍,“十一五”期间,上海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将以政府推动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在促进经济技术合作中广泛开展人才资源开发合作;对长三角地区则突出市场机制,促进相互之间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共创充满活力的“长三角人才环境”。

  目前,上海人才开发服务全国工作的项目计划已经下发。这份首次编制的计划确定了237个项目,总投入达5200多万元。其间,两个动向值得关注:未来5年,上海服务全国的重点在人才培训、智力合作、人才交流服务;将实现由以政府为主向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转变。可以想见,一个政府推动、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开发服务全国的工作网络将覆盖全市、联结各地,这将使上海人才服务全国的渠道更多、内容更广、质量更高、效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