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务员精神 展现公务员风采(十一)———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回访系列报道
黄学建———脱下官袍忙服务
(胡超玲)2001年,黄学建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从北京载誉归来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辞去四川省西充县税务局直属税务所领导职务。为此,他写了五次辞职报告。
局领导的第一反应是坚决不批准。对黄学建的能力,他们太了解了。据局领导介绍,西充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县,税收工作处于经济税源严重不足和财政需求过大的两难境地。黄学建工作的直属税务所担负着全县80%以上的地税收入任务,作为所党支部书记,他要担当起协助所长、带领全所干部职工攻坚破难、千方百计组织收入的重任。一方面,他不分工作和休息时间,深入纳税户调查研究,帮助排忧解难,当了解到几户民营企业流动资金非常困难,使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便以个人的信誉,找亲朋熟友聚集闲散资金达40余万元,解决了这几家民营企业的燃眉之急。他们渡过难关后,不仅扩大了经营规模,而且还积极纳税;另一方面,他坚持依法治税,狠抓征管质量,严格考核制度,为确保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他分管的个体税收,年递增率达20%以上,整个所年年超额完成收入任务,年年受到市、县的表彰奖励。
辞职的事拖到2003年。当年,黄学建在分管审核、下岗再就业职工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工作中,为了把党中央、国务院给下岗职工的温暖及时落到实处,急下岗职工所急,想下岗职工之所想,亲自上门审查核实,以最快的速度、最简便的手续上报审批,落实了80多户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扬。在此期间,他还为10多名年龄大的下岗人员联系落实了就业岗位,解决了他们的家庭困难。
“我感到,直接服务群众,比当领导更适合我,”黄学建这样解释自己的动机,“更何况,所里有很多年轻同志已经成长起来,应该让位给他们,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记者了解到,黄学建在育人方面确实下了工夫。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时时处处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动人、影响人;注重培养年轻人,引导青年积极向上。几年来,通过他的培养教育,已有7名年轻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两名同志被局党组任命为副所长,挑起了税收工作的大梁,全所同志在局党组和所党支部的领导下,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所也建成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先后有11人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
局领导见他去意已决,只得同意他辞去领导职务,安排他到了办税服务大厅工作。办税服务大厅是税务机关的窗口与形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服务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税务机关的形象。黄学建深知责任重大,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他每天都提前十多分钟到岗,将200多平方米的大厅打扫得干干净净,花草树木摆放有致,方便纳税人的茶水、纸笔一应俱全,使纳税人到大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每天都高高兴兴迎来每一位纳税人,欢欢喜喜送走每一位办税者。在发票审核配售过程中,他公正执法,发现用票异常和违章者达120多人次,查补税款达9.4万余元,处罚违章者达70多人次,维护了税法的尊严,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在这些违章者或想偷逃税者中,有些人通过亲朋熟友以看望生病的妻子为由送钱送物,都被黄学建同志严词拒绝。近几年,他拒收礼品礼金近万元。在自己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拿出近2000多元用于各种献爱心活动。
然而,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在拒绝行贿和捐献爱心的行为背后,黄学建却面临家庭严重的经济拮据状况:妻子患严重肝腹水,卧病在床已达10多年,每季度必须进行一次输血治疗,已用去了他的全部积蓄;两位年迈体弱的父母还需要赡养,这一切仅靠黄学建个人微薄的工资收入来维持。
乐观向上的他从来没向单位伸过一次手。“组织的关怀、领导的嘱托、群众的信任是我永久的动力和鞭策。”他以这样的信念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2003年、2004年他先后被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地税局联合授予“地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税务工作者”称号;年年被市、县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
下一条:
云南连续十三年率先完成军转安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