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务员精神 展现公务员风采(十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回访系列报道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5-19 浏览
 刘丹———审计战线上的“忠诚卫士”
  (司华)“做公务员,就要对得起这个岗位,对得起服务的人民群众。”采访中刘丹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现任职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金融审计二处处长、2004获年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的刘丹,从事审计工作15年,以铮铮铁骨和一身正气,威慑了一批经济犯罪分子。自1999年以来,她参与查出的违法违规金额高达400亿元。
 
“不把问题查个水落石出,我决不收兵”
 
审计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用一位审计人员的话说,就是“算人家的旧账,揭人家的老底”。这样的工作容易得罪一些具有雄厚社会背景和经济实力的“人物”,招来被审计方的打击报复。
 
2002年,刘丹担任主审时发现了广东省14家关联企业骗取3亿元违法贷款的犯罪线索。她在纷杂的材料和线索中查出:何某的14家关联企业中,有13家是“空壳公司”,他们注册公司的目的,就是编造假报表、假合同来骗取银行贷款和用于洗钱。就在这时,何某托人发话,只要她肯收手,就以合法的劳务收入名义,给一大笔钱。但刘丹毫不犹豫地告诉来人:“你们别异想天开,我决不搞权钱交易,不把问题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收兵!”
 
2000年追查“洗钱”人的时候,刘丹多次闯进“洗钱”人家高墙森然的大院。一进门,门就自动关闭,屋里还有凶猛的狼狗蹿出。这种氛围给办案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刘丹却从来没有退缩过。
 
刘丹对记者说,每种职业都有它的职业风险,面对职业风险,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回避,但也要坦然地面对。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牺牲个人的东西,遵守职业的操守。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后,刘丹先后完成对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及所属办事处的审计任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近百亿元,向中纪委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3起。
 
“审计工作要巧干,不要蛮干”
 
刘丹常说,干审计工作,就要技高一筹,查得透问题、理得清头绪。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普及,经济犯罪手段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隐蔽,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面对种种高科技犯罪,刘丹结合当前的审计工作需要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于2002年和同事一道开发出计算机模型———《商业银行风险审计体系》,不但解决了审计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而且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在后来的多次审计中,她利用这个模型共查出违法违规资金300多亿元。目前,这模型已被审计署列入审计专家经验库。
 
2003年,在对工商银行广东分行的审计中,刘丹灵活运用这个模型,重点对银行贷款客户风险集中进行分析,很快发现了南海“华光”集团骗贷30亿元的重大违法犯罪线索,分析显示,拥有13家关联企业的冯明昌,并没有将多数贷款用在经营上,仅从南海工行取得的12亿新增贷款中,就有8亿元直接转入个人账户,或者直接提取现金,还有大量资金非法流出境外。
 
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审计工作如虎添翼。对此,刘丹舒心地说:“审计工作要巧干,不要蛮干。”目前,刘丹仍在积极探索金融审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力求使金融审计在程序化和规范化方面走向科学。
 
“我自豪,我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对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联欢晚会上的那篇诗朗诵,刘丹仍然记忆犹新,“我自豪,我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刘丹以她的实际行动为“人民满意”做了深刻的注解。
 
2002年3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她病倒了,在医院做完手术刚几天,她就悄悄撕掉病假条,继续投入到建设银行审计工作中。面容依旧苍白、身体尚未痊愈,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懈怠,还有大量的工作在等着她。多少年来,她放弃了几乎所有的探亲假和职员年假,全身心地投入到她所热爱的金融审计事业中。
 
记者采访结束后,刘丹由于工作需要又赶往福建,“很多国企在各地都有办事处,往往一个办事处就得来回往返好几趟”,“火车上过夜,下火车立刻投入工作,对审计工作者是家常便饭”。
 
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拼命”?刘丹向记者道出了真情:“维护国家财政资金安全有效,是我们的天职。不能为国家把好这道门,不能为老百姓守好这道关,有愧于‘人民满意’这四个字”。
 
“公务员精神的精髓是让人民满意,”刘丹说,“让人民满意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权时被赋予更深刻具体的内涵,也就是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对审计事业的无限热爱促使我谨记一份责任、一份嘱托。在未来的审计生涯中,我将自觉用公务员精神规范言行,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敢于碰硬、勇于奉献,作勇往直前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