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诚事公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
| |
(戴洪清)当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其他各条战线的改革一样,正在不断深化。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大和改革力度的加强,人事人才工作许多涉及体制和机制性的重点、难点等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社会和谐的配套机制,这些都是我们在谋划改革时需要统筹考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人事制度改革在很多方面触及人的根本利益,越到基层牵扯人的利益调整越明显,矛盾越突出,难度也越大。以在进行中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例,有的地方陷入上面压力、经济制约、人脉关系多种困扰中,只得把改革局限在减人压编的量化指标上,而避开多项机制的配套。对此,很多基层部门深有体会,他们反映,在已经按期完成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中,虽然人员与单位都签订了聘用合同,经过了人事部门的鉴证,但由于有些单位性质没有界定,有些单位人数没有定编,特别是没有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养老保险、人员分流、工资分配、经济补偿等制度,或者有些政策不对接,难以保证每个人和每个单位利益调整准确到位。改革后的结果很不尽如人意,从制度建设层面看,表现为不能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从社会角度看,很可能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难度,留下不和谐不稳定的隐患。 人事制度改革的难度越大,要求我们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为前提,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加强对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应对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配套政策,创造条件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思路,稳步协调的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 实行人事政务公开,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人事是优化人事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环境的必由之路,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也是制约人事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手段。我们应该站在做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事工作的高度,打造“阳光人事”,做到人事人才政策公开、工作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广泛接纳社会参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只有这样把社会关注的人事政务公开了,才能做到公平,做到了公平,方可达到公正,这是我们用和谐人事服务和谐社会的最佳体现形式,必须认真坚持,并将其落在实处。 人事工作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的好差、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都直接维系着社会和谐,作为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博大深厚的爱民情怀,树立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对人民深厚感情和庄严使命体现的理念,为此,我们除了维护好队伍的自身和谐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社会、诚实守信的社会活动能力;善于争取部门支持配合的综合协调能力;把党和政府的工作变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的依法行政能力;为民办事熟练快捷能力;与民相处亲和可敬的能力。做到为民办事,不看背景高低、不讲关系亲疏、不计个人恩怨,为民解难,讲奉献不图索取,讲实效不图回报,用我们“人诚事公”的实际行动去化解人和事的不和谐因素,以我们默默无闻的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来源:中国人事报2005年12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