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成都市先后有23名履职不到位、工作“不在状态”的领导干部被免职或辞职,一批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被调离领导岗位。不少人发出疑问———
2004年,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党委书记由于工作“不在状态”,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为官三年半所在地区却“山河依旧”,使该镇错过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被免职;锦江区柳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该区环保局局长,对其治下的一家污染企业长期不闻不问,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被免职;崇州市人事局局长、羊马镇党委书记和一名副镇长因上班时间打扑克搞赌博,被免职;青白江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因监管不力,造成沱江重大污染事故引咎辞职;成都市公交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因在安全工作中严重失职,短期内连续多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引咎辞职……
据悉,去年以来成都市先后有23名履职不到位、工作“不在状态”的领导干部被免职或辞职,一批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被调离领导岗位。不少人感慨:“现在的‘官’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啊!”是什么原因使该市“当官”越来越难了呢?日前笔者对该市“当官”难进行了解,发现了个中原委———
“无能官”、“昏官”难过“竞岗关”
2005年1月6日,一场处级干部竞争上岗的面试正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进行。此次竞争上岗,将全区空缺的处级岗位向所有干部进行公开招考,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30%,面试占50%,组织考察和民主测评占20%。与以往不同的是,最敏感的面试环节不但允许竞聘者旁听,其他群众也可以旁听,评委在竞聘者面试完后当即亮分,竞聘者当场就可知晓自己的成绩。在这次竞争上岗中,高新区还首次引入心理测评和组织行为学测评,帮助分析和了解干部。据了解,成都市目前市级部门内设中层正职通过竞争上岗的干部已达7400人,其中13个市级部门28个中层职位实现了跨部门竞争上岗,19个区(市)县有2300个科股级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另外,全市还公开选拔了175名领导干部,包括37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
2003年12月,新都区木兰镇产生了全市第一位公推直选的镇党委书记。全过程都实行“阳光操作”:在电视台连续3天发布公推直选党委书记的公告后,对20多名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并确定11名候选人初步人选,经组织考察后在电视台进行7天公示,并在《新都资讯》刊登其基本情况,该镇机关干部、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村民小组长等共243人投票产生2名候选人,然后由全镇639名党员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党委书记。据悉,成都市已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27名乡镇党委书记,另有14个乡镇公推直选党委书记正在进行。今年初,市委要求以后凡乡镇党委书记出现空缺或乡镇换届均应公推直选。
2004年,成都市围绕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集中出台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推荐暂行办法》、《干部考察预告试行办法》等30多项制度,把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一些原则性要求具体化,完善选任机制。2003年以来,全市已票决了3158名干部,其中8个区(市)县对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实行全委会票决。同时,制定了《关于派员有选择地列席区(市)县党委常委、市级部门党组(党委)讨论干部任免会议的意见》、《关于拟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征求同级纪委(纪检组)意见的实施办法(暂行)》、《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前事中监督暂行办法》等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职”。去年以来,共有1443名拟提拔任用的区(市)县级管理干部征求了纪委的意见,其中13名干部被建议取消提拔资格,3名干部被建议暂缓研究。
“混混官”、“贪官”难过“考核关”
2004年7月,成都市出台党政领导干部日常考察工作暂行办法,确定了年度考核、随机考察、专项督察、巡视考察、经济责任审计等9种考察方式,一改过去对干部“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现象,把干部管理的重心从任职审批转移到加强日常考察考核和管理上来。据了解,全市2004年抽调专门力量集中对1729名市管干部进行了年度考核,并对考试不合格者进行了组织处理。今年对市管干部的年度考核正在进行之中,还首次引入数量线性分析方法对10个市级部门和19个区(市)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12项指标进行测评、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
2004年7月,成都市出台了市管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停止职务的办法,规定市管干部涉嫌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被纪检、监察或司法、公安机关立案调查的应停止其职务,停职期间扣发各种津贴、补贴、奖金,只领取基本工资。同时,还出台了《成都市国家公务员行政过错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成都市行政效能投诉和告诫暂行办法》等,加强对普通公务人员的约束。
2004年,成都市审计部门下达审计函17份,其中离任审计10人、任中审计7人,突破了只对离任领导干部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局限;清理纠正了444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企业的兼职行为;查处损害投资环境案件22件,45人被党纪政纪处分,39人被组织处理;开展了对各级干部违规收受礼金和有价证券的专项督查;开通“12380”干部工作监督电话,采取新闻媒体曝光、行风评议、随机暗访等形式,不断拓宽群众和舆论监督的渠道,并加大对群众所反映问题的查办力度,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太平官”、“耍官”难过“群众关”
2004年7月,新都区组织全区1045名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村(社区)支部书记、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对17名区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精神状态、群众观念、清正廉洁等11个方面进行了民主测评,同时对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部门、驻区的工商、税务、质监、供电等49个职能部门也进行了民主测评。操作过程向干部、群众和新闻媒体公开,计票全过程在纪委的监督下进行,确保计票公正准确,民主测评结果在《新都资讯》上详细公布。在全区召开的区级党政领导干部自我剖析大会上,17名区级党政领导干部自我剖析了民主测评中反映的问题,自我剖析大会由新都电视台向全区63万群众进行现场直播,剖析发言也刊登在《新都资讯》上。另外,区委对民主测评结果排名末5位的职能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了集体谈话,各职能部门纷纷结合测评结果提出整改措施。
今年1月进行的市管干部年度考核中,成都市还首次对19个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一把手进行民意测评。每个区(市)县提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300人,由上级部门随机确定100人参加民意测评,帮助了解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运行和一把手履职尽责的情况。
在成都市,不管是市管干部还是由直接选举的村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每年都必须就自己的履职情况向群众进行述职,接受群众的测评。那些不被群众认可的“官”,不为群众办事的“官”,在测评中纷纷“落马”。2004年5月,郫县唐昌镇联合村15名党员反映该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失职、违反财务制度等问题,在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属实后,在县委组织部的监督下,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罢免了不履行工作职责、贻误全村发展的村党支部书记。
“当官”难的余音
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在市十届三次全委会上说:“成都现在的发展形势喜人,但形势也逼人。要抓住现在的机遇,党员干部必须振作精神,把工作当事业来追求,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力争有所作为。”一些干部对笔者坦言:“现在‘当官’压力越来越大,不在状态‘混’不下去了,仅有一颗红心、满腔热情也‘混’不下去了,必须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一方发展多干实事、多做贡献才行。”采访中,许多群众对笔者说:“现在‘当官’是越来越难了,但你看看这几年成都的快速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咱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这也离不开咱们各级干部的辛劳啊!”(苏华强)
摘自:中国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