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之女性职场调查:选合适剧本演好女主角
2005/03/08
从3月4日起,南方都市报连续推出了三八节女性职场调查系列报道,从关注深圳女性就业的现状为着眼点,关注女性就业背后的特区男女平等问题。从记者采访到的,以及读者报料的一些案例来看,虽然今年已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颁布10周年,但特区女性在就业问题上还存在着比男性更多的困境,比如女性会更多地受到年龄、容貌等方面的限制;对女性“细心、耐心”的评价甚至会适得其反地阻碍了女性在专业领域的发展;而在我们关注过的案例中,也暴露出不少女性择业会深受“另一半”和家庭的影响……深圳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人士认为职业女性在择业时还应正确看待自身性别特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来自深圳市劳动局的一组数字也可以充分反映深圳女性就业、失业的实际情况——据深圳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统计,2004年全年在该中心登记的市属就业转失业女性比男性高4个百分点,而40-50岁的失业女性的比例就比男性高出6个百分点。前劳动局妇女工作委员会即现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面对这样一组数据也表示,深圳女性就业确实面临比男性更多的困难,像流水线、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可能女性占更大的优势,而在其它行业尤其是相对高端的行业,男性的优势可能会更大。她说,这样的局面从某种角度上说,和部分女性自身素质和技能有限有关,也和社会对女性作用的认识观念有关。
在昨天举行的深圳市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5周年表彰会上,深圳市妇联主席胡利群也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希望全市妇女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街道为服务妇女的网络基础;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妇女地位,支持妇女工作。她说,“要真正实现现阶段的男女平等,改善女性就业等环境,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深圳市劳动局就业处的负责人表示,面对女性就业的困境,政府已经通过政策倾斜来平衡和维护女性就业权益,比如,40岁的女性就可以享受“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优惠,而男性要到50岁才可以享受同等待遇等等。
“2004年,认定的特困失业女性通过自行寻找、中心推荐、以工代赈等方式,成功就业率达到77.2%,”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数字说明,就业困难女性已经感到了社会竞争的压力,从业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一些以前被认为低下和不屑从事的工作,现在也被女性逐步接受。”她还表示,对于职业女性来讲,其实和男性一样,都应该正确利用自身性别特长,要自然而然地成功就业,和谐生活。
■ 成功就业案例
1 用女儿的心服务老人
女主角:罗湖区社会福利院女护工
3月5日的早晨,如约来到罗湖区社会福利院,采访之前,看了一些资料,知道这里是1989年创办的深圳最早的颐养老人中心,现在入住216位老人,平均年龄81岁,而在进入老人活动区前,这只是数字。
福利中心副主任杨蔚边走边说:“到老人活动室看看这些姐妹的实际工作状况,边看边聊吧。”上到5楼,电梯门一开,一股浓重的药味夹杂着老人身上特殊的味道扑鼻而来,4个老人乘轮椅在楼道的阳光下对坐,中间一个支点滴瓶的杆立在中间,一位20多岁的女护理员蹲在地上给她们喂饭。
拐弯走进老人活动室,这里坐了大约五六十个老人,一些义工来看望他们,老人们正等待开饭,而这股特殊的气味更加浓重。
和杨蔚一样一待就是十年八年的还有很多女护工。从河源来这里工作了8年的阿戴说,“开始不适应,后来觉得老人心真好,照顾他们就像照顾幼儿园小孩一样。”而今年26岁的华小姐说:“如果把他们当小孩,你可能会跟他们着急发脾气,而这些老人说不准哪天就会‘离去’,这样你会后悔一辈子。”记者问有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她说:“想过好多次,可每次说‘阿婆我以后再来看您’的时候,她们都会说‘好姑娘,等我死了你再走好吗’。7年了,我跟他们有了感情,亲近他们,那不是刻意的。”
我问23岁、学临床的姑娘阿赖,“要是以后你男朋友不支持你在这工作怎么办?”她说:“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嫌弃这些老人就和嫌弃自己的父母没有什么区别,我想我能感动他。”和她一样,阿邓、阿彭都这么说:“干了10来年了,哪个工作都有值得钻研的地方,只要有心,就有发展。”
2 漂亮老师深爱聋哑孩子
女主角: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曹艳
站在人群中,曹艳很容易被人注意到,她长得很漂亮、优雅,知道她的职业是聋哑学校的老师时,很多人都很为她“惋惜”。有人还要热心为她介绍职业,甚至有的电视台还热情邀请她去工作。
但是曹艳在这个职业上一干就是10多年,而且她是自己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深爱着这些残疾的孩子。最令她觉得自己无法离开的是,这些聋哑的孩子太淳朴了,可怜又可爱。有一次,她生病休假,班里只有一个孩子知道她住在哪个小区,却不知道是哪个房间,一个星期六早晨,那个孩子拎着一兜水果来到小区,从一栋开始,用他怪异的声音喊着“曹老师、曹老师”,从早晨一直到天黑,躺在床上的曹艳才突然听清孩子的呼喊,跑到阳台一看,疲惫的学生仰着头四处张望、寻找。
这些聋哑孩子在曹艳眼里,除了无法正常说话、听话,跟其他的孩子没什么区别,而且,他们在视觉、感知上比常人更好,而这些孩子们也喜欢这个漂亮的老师,甚至有孩子谈恋爱了,也要拉来给她看看。
在曹艳家里,记者见到一个跟她特别亲的小女孩“媛媛”,有客人来了,她就抢着要端茶倒水,临走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她收养的一个孤儿。曹艳说,其实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就只是在奉献,这些孩子也给了她快乐,跟孩子们在一起,自己对生活觉得特别满足。有时候,自己想减肥的时候,看到那些残疾的孩子,连腿都没有,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3 公交车上巾帼智斗小偷
女主角:深展巴士101车队70名售票员
周五早上8点40分左右,随着从罗湖口岸和火车站的人流涌到101车队前,只见穿着绿色制服、头发挽成干净利索的发髻的售票员正微笑地帮上车的人提行李。这是工作在深展巴士有限公司的售票员的日常一幕。
深展巴士有限公司101车队共有70位乘务员。本月1日,在首都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5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这支车队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车队女工委主任李威称“我们是发挥了女性优势,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很多市民都见过公交车上小偷作案,这些售票员们更是如此,“我有时紧紧盯着小偷看,狠狠地瞪他们。”“有时候我会故意跟被小偷盯上的乘客说‘你怎么还不下车’,其他乘客一般就会都看着他,小偷就没法下手。”“有时我们司机直接把小偷送到派出所。”说起抓小偷的故事,年轻女孩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据了解,70位女售票员都经过了“初评-岗前培训-考试-跟车实习-正式上岗”的选拔过程,建岗5年来,一次属实投诉都没有。昨日,接受采访的几位乘务员都表示,女乘务员比男乘务员更有耐心,遇到喜欢刁难人的乘客,她们就算心里冒火,脸上也要挂着微笑,这是一般男人无法做到的。另外,她们吃苦耐劳的韧性也更强。虽然体力不如男士,每天跑4个来回,在车上的时间达到9个小时以上,但大家都非常善于调节,并且就像姐妹一样互相体谅照顾。
■ 相关数字
2004年全年,在深圳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登记的市属就业转失业女性有4946人,占总数的52%;其中,40-50岁的女性有2621人,占该年龄段失业人数的53%。
2003年底出台了新的就业扶植政策,把夫妻双失业、女性40岁以上、单亲家庭等5种人列入帮扶对象,因此2004年认定的困难失业女性5082人,她们当中当年完成就业3922人,实现就业77.2%。
■ 专家观点
职业性别的隔离 女性比男性不利
蔡禾(男,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博士生导师):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在职业的性别隔离方面,存在性别隔离的职业多了,而针对女性的数目高于针对男性隔离的数目。一种观点认为改革给妇女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比如选择权多了、收入差距少了;而另一种观点则正相反,比如城市女性比男性更多受到失业、下岗的威胁。对这样的观点的解释是,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别,在承担家庭生活责任和劳务上的差异,以及积淀了几千年的男权主意文化对人的性别认同的影响,决定了在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市场面前,女性比男性有更多不利因素。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政府对男女平等目标实现的影响,只有通过完善的立法和有效的执法来实现,而这些正是当今所欠缺的。
性别差异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王晓华(女,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平等就业权是评价男女两性平等发展的重要指标。在计划经济下,女性在法律保护下,在相当程度上取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而在经济体制下,用工权力下放给用工单位,而相应的法律和监督机制却没有跟上,使女性平等的就业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直接表现在女性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层次降低,职业升迁机会少、非正常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例高,导致女性群体的职业等级和各项社会福利都低于男性,加剧了女性群体贫困化的趋势。
就这样的现状,加强性别平等观念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的文化氛围;健全用工监督机制;以及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深入研究……才能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到实处。(记者 温元元 樊卿 陈祺 孙天明 实习生 胡茜)
上一条:
女性职场最重要资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