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人才网资讯48:黎族船型屋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佚名 来源:东方广播电视 日期:2011-12-05 浏览
白查村旧村被誉为黎族最后一个原始村落,坐落于我市江边乡。其原有的黎族船型屋技艺,于2008年与黎族服饰一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对保护和传承黎族船型屋的技艺非常重视,特别下拨专项资金进行保护。目前,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技艺。
目前,我市仅有江边乡俄查村、白查村和那文村的旧村还有船型屋原始村落。其中白查村、俄查村旧村内的船型屋被列为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近日,记者与市民宗委、文体局有关负责人,一起走进江边乡俄查村和白查村旧村,了解黎族船型屋保护的相关情况。在俄查村旧村,记者发现虽然去年底,许多村民都已经搬到新建好的新村瓦房居住,但仍有少部份村民还住在旧村的船型茅草屋里,这里的船型茅草屋基本上保存良好。
据介绍,如果村民全部都搬走了,船型屋也会因为没有人气而日渐腐坏和消失。就如距离约1公里之外的白查旧村,全村原有船型茅草屋81间,不少用茅草铺就的船型屋屋顶开了“天窗”,有的船型屋墙体开裂,一些粮仓已经倒塌。
黎族船型茅草屋与黎族服饰,黎族文化一样,都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省市有关部门在加强民族地区茅草房改造,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住房条件的同时,重视船型屋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国家财政部下拨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技艺,市有关部门将这些资金合理安排,把一部份划发给当地黎族同胞保护自己原有的家园,这种依靠当地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的方式,使白查村的船型茅草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市有关部门还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购买灭火器,培训年轻人掌握建造船型屋的技能,并建成示范茅草屋。今后,我市还会继续将传统的黎族织锦,藤编工艺品,酿酒技术,牛皮凳,竹板门等最能体现黎族文化及生活的活 “文物”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