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轮训“官德”让人期待
近期,深圳公务员打骂生父一事,让公职人员的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应该是为官者秉持的基本执政理念。然而,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侵扰,一些公务员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职业道德问题频发让人深感忧虑。抛开诸多贪污腐败案件不说,近日发生的四川蓬安县女干部醉酒遭领导性侵、甘肃成县一官员猥亵女童事件等等,在网络上引发较大关注,原因就在于一些官员道德沦丧,缺失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从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脉络中,不难寻出古代官员治国安邦的韬略参考,也不乏古代官员为人处世、为官做吏的“官德”标本。尽管受时代局限,忠君思想会束缚古代官员的行为,但一些官员还是恪守了公平持正的底线,颇为民间口碑流传。包拯、海瑞、于成龙,等等,这些古代官员成了“青天”的象征,也寄托了民众对官员的期许。“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贷利”……这些勤政廉政、为官为人的道理也值得今人细细品味。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同志近期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也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强调,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今天,我们或许不需要“青天”们一言兴邦、片言折狱,但每一名公务员应该恪守最起码的行政伦理和法治精神,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武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