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7-04-12 浏览
       ——访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组的科研人员近日高兴地拿到了100万元奖金。今年,辽宁省在全国首开先河,拿出近4000万元重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将人才列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已不再停留于认识和口号上,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辽宁此举对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推动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实现,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
 
       人才被列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
 
       记者:今年辽宁省拿出4000万元,重点奖励2003年以来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所有者和转化者,推出这一重大举措有何战略意图?
 
       李克强:科技创新说到底要靠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辽宁全面振兴的第一要素的观念。辽宁的院士总量在全国排第四位,科技活动人口总量排第七位,都超过GDP在全国的排位。这说明,人才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潜力是巨大的。最近一段时间,我到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去看,有些企业不仅引来了外资、民营资金,还带来南方乃至国外的科技人才。如果说,辽宁曾经有过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形成孔雀东北飞的状态。
 
       怎样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好几个企业给我介绍这样的经验:重金聘请人才。我们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已经拥有一些人才,甚至是一些重量级的人才,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科技人才自身要讲奉献,但作为政府,作为全社会,要重奖有贡献的科技人才,让他们获得与其贡献相一致的报酬,要让科技人才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不论是精神鼓励,还是物质奖励,都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举措。我们重奖科技成果转化的单位和个人,一等奖是100万,二等奖是50万。这些钱要分到科技人员头上,按照他们的贡献大小来分配,希望科技人员通过这些报酬,感受到党和政府、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尊重。
 
      科技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记者: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目标,科技创新应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李克强:从目前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看,我们已经到了以科技创新来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来建设国家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阶段。2006年,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首次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超过了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工业增加值从规模上看,已经突破千亿元,增幅在42%以上。这表明,辽宁老工业基地经过长期的调整、改造、振兴,现在正在迈向新阶段。同时也说明,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用科技创新来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基本的标志就是要建设国家新兴产业基地。这需要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这些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东西——科技创新。
 
       创新体系解开体制机制的羁绊
 
       记者:从2006年起,在辽宁省政府工作考核体系中,科技工作被列为最重要的一类指标,占了60分,这在辽宁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
 
       李克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需要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五”期间,我们的产出水平不居全国前列。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制、机制的障碍。我们必须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设要以企业为主体,在重点环节上加强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去年,我们用政府投入、政府资助的办法,采取了比较有效的扶持措施,支持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企业也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要形成一致向上的力量,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研发中心,要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去推进产学研的联合,使产学研依托研发中心,形成技术联盟。这里很关键的,是要抓住用技术要素来参与分配的机制,比如实行项目经理制。有条件的企业可采取股权、期权分配方式,以及通过利用利润与销售比例相结合的形式,对研发人员进行分配,使研发人员的获得与其贡献相一致,实际上也是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一致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