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西部率先崛起人才集聚高地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7-03-29 浏览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重庆加快建设人才集聚高地,实现人才集聚高地在西部地区的率先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人才集聚高地率先崛起这一目标,思率先、谋率先、抓率先。”
 
       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姜平在其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一落座就直奔主题。
 
  他将办公桌上的两份材料拿在手里掂了掂了说:“这些天我一直在反复研读这两份材料,感到压力大呀。”
 
  这两份材料一份是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份是市委书记汪洋最近在市人事局和外专局关于重庆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批示上有这样一句话:“人才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要在‘最薄弱环节’实现‘加快’和‘率先’,必须要有超常的思路、超常的胆略、超常的举措、超常的毅力来谋划工作,抓好落实,努力实现重庆人事人才工作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姜平表示,要按照“314”总体部署,以科学人才观为统领,以“一小时经济圈”为核心,以聚集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敞开人才创业大门、降低人才创业门槛、营造人才创业环境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力推进人才集聚高地率先崛起的各项工作。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全国性人才集散中心、区域性人才辐射中心、专业性人才培养中心的基本框架,基本搭建起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发展平台,实现人才资源布局全面优化、人才结构科学配置、人才素质显著提高、人才活力有效激发、人才作用充分发挥,为“314”总体部署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事人才保障。
 
  姜平认为,实现上述目标,首要一点就是要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推进重庆市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他介绍说,其基本思路就是要探索建立市与区县人才市场资源整合的新机制,探索建立与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人才合作的新机制,探索建立与国内外重要人才交流机构联动的新机制。重点引进和扶持1-2家能够为重庆市引进的国际知名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和服务的人才中介机构,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在渝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将重庆建成西部地区人才信息量最集中、人才流动量最大的人才集散平台,切实增强对长江上游地区和西部各省市的人才辐射带动力。
 
  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人事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重点吸引或柔性引进院士、博士后工作站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国外专家来渝创业,建设“四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努力将重庆建成创业环境优、创新能力强、创业回报高、创新型人才高度集聚的创新型城市。
 
  此外,还要结合探索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争取国家人事部支持,在重庆开展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努力建立一套符合重庆市情、对全国具有借鉴意义,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并按照直辖市的层位要求,加大“走出去”与“引进来”力度,着力推进重庆市人才队伍结构国际化、素质国际化、能力国际化。加快营造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工作基础、生活条件,加强国际化人才引进,积极提升重庆市人才国际化水平。
 
  “重庆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直辖市,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还必须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人才资源统筹开发示范区。”姜平表示,示范区将重点探索主城区人才向远郊区、库区柔性流动机制,城市人才支援、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引导、鼓励、支持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建立城乡人才互流互培机制,消除城乡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人才、乡土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创新农村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