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人才,兴赣之本
本期嘉宾:
揭赣元(省人大代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
冷芬俊(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
龙国英(省政协委员、南昌市规划局副局长)
本期主持:
杨惠珍(江西日报主任记者)
人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主持人:在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孟建柱提到江西要在新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请问揭厅长,我省人才工作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新起点?
揭赣元:我省人才工作处在的新起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已经大为拓展;二是人才的载体建设大为加强;三是人才凝聚的效益已经显现。我想公布2004 年的一组数字:人才进出比由2000年的1∶7转变为1∶1.08;博士后工作站由2个增加到11个;博士生由30名增长到近800名。组织实施国家资助引智项目120项,派出国(境)外培训346人,争取国家资助经费388万,分别比上年增长90%、33%和21.2%;四级联考,共录用公务员3344 名。
结合做好人才工作,在新起点上,我们要做到“三个结合”,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做到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有机结合、第一要务与第一资源有机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有机结合。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用好上下功夫;围绕壮大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在紧缺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上下功夫;围绕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在构筑公共人事服务平台上下功夫;围绕促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主持人:这次省人代会上黄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省一年来人才工作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听说曾庆红同志来赣考察时评价我省的人才工作有三个“前所未有”,揭厅长能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揭赣元:曾庆红副主席高度评价说: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二是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热情前所未有;三是各有关方面为培养、吸引、使用人才所采取的措施力度前所未有。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激励。
跨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人才强省”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了投入,完善了政策。通过实施人才集聚、人才开发和领军人才建设“三大工程”,建设 “中国江西人才市场”、中国江西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工作站“三个载体”,更好地培养、吸引、使用人才。这一系列措施,使江西人才的“聚集效应”日益凸显,人才已成为江西在中部崛起和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动力。
主持人:刚才揭厅长提到,我省人才进出比从2000年的1∶7到2004年已经变成1∶1.08。这个数字反映了我省人才队伍的进出比例有了历史性变化。我们能否说“孔雀东南飞”已成为历史?
冷芬俊:去年省政协在开展人才问题调研时对此作过分析,对这个比例,我觉得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认识:第一,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人才工作的成绩,反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第二,人才流动进出比是一种动态反映。流进了,不等于留住了;流出了,不等于流走了(也可以回来)。第三,人才进出比,既要比数量,更要比质量,而且质的变化和提升更为重要。第四,要注重对潜在人才流动流向的分析考察。比如,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就读的学子,他们目前虽然没有统计在“人才”之内,但他们的预期流向选择,对我省近几年乃至今后更长时间的人才工作意义重大。所以还不能简单地说“孔雀东南飞”的历史已经结束。
江西崛起急需何种人才?
主持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谁占领了人才高地,谁就占据了事业发展的制高点。那么,在今天这样的新形势下,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呢?
揭赣元:传统意义上的人才是指拥有中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新的科学人才观认为,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可为“三个文明”作出贡献的就是人才。
冷芬俊:才以事聚,事以才兴。我认为,凡是有利于推进江西崛起目标实现的就是人才。也就是说,凡适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即是人才。
主持人:省政协去年专门组织人才问题的专题调研,并且召开了人才问题的专题协商会议。请问我省到底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冷芬俊:人才问题关系到江西崛起和建设小康大业。去年我们通过多方调研,感到目前我省急需三类人才: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用型人才。
揭赣元:我认为,我省目前急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端的精英管理人才,高技能的技工性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管理才能的“领军型人才”。
创新机制更好地留住人才
主持人:人才既要引进和培养,更要注重使用。就是说,既要引才,更要稳才。如果人才引进了没有用武之地,最终还是不能留住人才。龙副局长是香港理工学院的博士,是随中央博士服务团来到江西,并留在江西工作的。请问是什么吸引你留了下来?
龙国英:我是江西人,1989年大学毕业时,我并没有想到回江西。2001年中组部派我回江西,我发现老百姓对江西、对南昌的发展信心十足。从身边的变化,我切实感觉到江西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能干事的发展平台。如今的我,已经在南昌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而且方方面面对我非常关心,因此我愿意永远留下来。
我感觉,营造一个人才使用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江西在引进人才方面力度很大,引进的人才也很多。但我也听说,最近引进的人才比较多的都是外地人,通过高考出去的江西人回江西的不是很多。我建议对江西考出去的学子要进行跟踪服务,让他们毕业成才后,回到家乡服务。
揭赣元:我感觉吸引人才、稳住人才,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使用机制。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今后,我们设想将人才工作作为一个考核标准。对如何使用好人才,要与该单位的年终考核、“一把手”晋升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为人才搭建事业发展平台
主持人:今后我省在用好现有人才工作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揭赣元:今年《国家公务员法》有望出台,为此我们要学习、贯彻好该法,使公务员制度更加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其次,对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创新改革,更快地推进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目前,我省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有30%,今年要达到70%。实行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也要从目前的45%提高到70%。另外,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还要出台一些新措施,针对我省领军人才、高层次专业人员缺乏,我们已选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准备送到重点大学、国家重点试验室培养,我们还要对一些优秀人才通过公开选拔,送到国外去培养。
主持人:市场是最好的伯乐,要通过市场竞争发现人才。在人才竞争的市场化方面,我们还应做些什么,促进人才更好地流动?
冷芬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重要资本。将资源、资本优势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只有通过规范的市场合理配置才能实现。现在一些地方人才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社保关系衔接不到位。人才市场上人才流不动,一方面是急需用人的单位选聘不到适用人才,另一方面是不少人才长期处于“待价而沽”状态,被闲置和浪费。既然是市场,就要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切实发挥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揭赣元:人才市场建设是整个人才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商品在流动中才能增值,人才也同样在流动当中增值。目前,我省成立了一个国家级人才市场,各设区市也都在建新的人才市场,有些县区如新干县还要建一个新的农村人才市场。现在不足的,有些企事业单位在进入人才市场招聘方面还显得滞后,进入人才市场的百分之八十五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只有真正实行市场化的配制、企业化管理、专业化运作、人性化服务,让人才流动起来,江西才能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稿件来源:江西日报 李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