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发挥部门优势,使“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更有成效,是区人事厅在开展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基层的需求情况,是确保“三支一扶”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此,全区专门召开会议,统一部署人才需求调查工作。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基层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广西实际明确了此项工作的定位,即突出专业化,为广西乡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紧缺专业人才;为广西未来培养经过砺炼的专业技术骨干后备力量;通过示范引导,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为此,我们从全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1600多个岗位中,筛选出新农村建设最急需的309个岗位向社会公布。
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良好环境,区人事厅广泛开展了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基层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思想发动工作。工作进校园,与区教育厅联合组织大学生就业形势报告会,人事厅主要负责同志赴高校作报告,发动毕业生报名。厅领导还带队到外省召开广西籍学生座谈会,动员他们回广西踊跃参加“三支一扶”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在“三支一扶”大学生欢送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声琨到会讲话。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高校毕业生报名“三支一扶”计划十分踊跃,有800多名通过资格审查的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近200名高校毕业生如愿走上“三支一扶”岗位。
严把“入口”,是保证“三支一扶”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我们建立了严格选拔制度。除国家政策规定的条件外,还强调获得学士以上学位、专业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等条件。为了让被选拔的高校毕业生尽快进入角色,组织了岗前培训。组织区直有关厅局的领导和专家授课,跟班单位组建了专家指导小组,专家们耐心解答毕业生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
“三支一扶”毕业生上岗后,我们建立了帮带机制,要求用人单位指定专人进行业务传、帮、带,大部分乡镇分别由副书记、副乡长负责这项工作。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毕业生进行专业培养。不仅制定了短期培养计划,还制定了两年后的培养计划,选拔“三支一扶”中的优秀毕业生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培训或攻读相关学位,并建立了人才库和追踪服务、监督检查等制度。
目前,参加“三支一扶”的毕业生正在专业岗位上积极工作,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下一条:
黑龙江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