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回眸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8-24 浏览
(小鹿)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结果
 
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也是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
 
长春市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从2001年2月开始,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主要是进行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
 
通过改革,市属事业单位精简机构133家,占事业单位总数29.4%,精简编制6145名,占全市事业单位编制总数的18.7%,精简人员4858人,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16%。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精简机构731个,占乡镇总数的52.51%,精简人员3676人,占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35.69%。市属事业单位中有350家通过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占市属事业单位总数的93%;有22825人签订了聘用合同,占市属事业单位人数的81%;有224家事业单位建立了职员管理手册,占事业单位总数60%。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针对不同市属事业单位性质抓好机构改革
 
按照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精简20%、编制精简20%、现有人员精减10%的改革目标要求,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对全市事业单位进行认真梳理归类,拟定事业单位机构撤销、转企、合并、压缩编制等原则。
 
与市直各部门协调沟通,形成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初步意见,上报审批,组织实施。
 
积极稳妥地做好改革的相关工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
 
通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基本实现了机构、编制精简20%,精简人员10%的目标。在改革中调整职能39项,上收和下放职能36项,取消职能12项。优化了事业单位布局和队伍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稳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实行全员聘用制。事业单位通过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签订聘用合同,搞活了用人制度。大多数事业单位通过竞争上岗,全员聘用,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的传统用人制度,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取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数额限制,只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单位进行聘用。
 
试行职员制度。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的非领导职务实行职员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非领导职务工作人员按职级管理,并理顺了非领导职务。
 
新进人员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事业单位出现岗位空缺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提高了工作人员素质。
 
抓好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搞活工资分配形式。
 
做好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审查把关工作。
 
认真研究实施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从实际出发,采取自主灵活的分配方式,拉开职工收入档次。主要是采取“绩效挂钩,津贴活用”和“全员聘用,按岗取酬”等办法,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真正体现了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通过岗位效益工资制、工效挂钩制、效益挂钩制两级分配办法、内部津贴办法等,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分配制度。目前市直事业单位有248家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占事业单位总数的68%,其中全额拨款单位197家。              
 
来源: 中国人事报  2006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