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出实招跨越新农村建设“人才荒”门槛 | |
| |
(张永祎)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可以有千万种设想,但是如果没有人才,一切设想都会落空。和全国的很多地方一样,江苏的新农村建设也亟待跨越“人才荒”这道门槛。近日,江苏省人事厅拿出了自己的破题方案:开发农村人才,把大批掌握新知识,富有开拓精神的城市人才引向农村,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江苏省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省培养掌握一定技术的农村实用人才100万名左右,乡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万名,招募选派5000名高校毕业生和1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活动。 破题方案的推出源于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全省3000万左右农村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3.6%,初中文化占52.4%。 “我们已经确立明确的目标:以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赵永贤告诉记者,江苏将推出一系列新的举措,实现农村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资源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有明显提升,农业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占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领先水平。 同时,江苏省还将以已开展的“大学生自愿服务苏北计划”为基础,每年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派500人,到苏北基层乡镇从事1-2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各省辖市可在省集中选派的基础上,以市为单位组织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三支一扶”工作,报经省同意后,可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 激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力,需要更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这场大戏里担当“主角”。江苏省拟采取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城市各类人才赴农村建功立业。如组织实施城市公务员轮流到农村基层工作计划,并将其在农村的工作实绩作为年度考核、晋级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新农村建设最缺的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江苏省将把城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规定期限的农村服务经历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优先条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事业单位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发挥余热。 城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去乡镇以下帮助工作的,本人在原单位的各项政治、经济待遇不变,并按规定享受在农村基层工作期间的一次性补贴。 比起引进人才,用好现有人才是更经济、更务实的选择。从今年开始,江苏将用5年时间为苏北地区培训1000名基层公务员。培训将突出这样三个特点:在培养对象上,侧重农村基层公务员,以提高他们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在培训内容上,侧重实用技能、农业产业化、农民投资、创业致富;在培训方法上,采取集中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网上学习相结合,研讨交流与农业项目对接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