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开辟“异地用脑”新途径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7-07 浏览
 近日,有关浙江台州市29家民营企业在上海统一购买研发大楼、将“脑库”集体搬往上海的报道引起了多方关注。台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表示,“‘用外地的资源干自己的事’,台州市在异地开辟‘借脑引智’工程已步入成熟阶段。”
    因区位优势不足,科技人才引进困难一直是台州市难以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市不拘一格异地“招才引智”。他们突破了以往聘请外地人才到本地来服务的“柔性引才”单一模式,开辟了“异地用脑”新途径,即在人才集聚的大城市建立研发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台州籍人才联谊会,聘请专家直接进入研发中心工作,把“大脑”伸到异地,而制造基地扎根台州,解决高级人才难引入问题。
    具有40多年创业史的浙江海正药业集团,先后与国内外1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并在上海设研发中心,形成了“企业出场所、出课题、出经费,研究所出成果”的良好运行态势。浙江宝石缝纫机集团公司在上海购得一个研究所,招聘博士生、硕士生到上海的研究所工作。宝石集团负责人深有感触:异地用脑确实方便了人才,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直接为企业进行科技研发。
    针对上海智力资源密集的特点,台州人提出了“把大脑移到上海,把基地留在台州”的口号。许多企业都到上海建立台州科技园,利用上海科研院所多、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走“借脑革命”的路子。目前,台州已与上海星月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00亩联建合作协议,研发园选址在上海松江区大学城旁,规划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台州市有关负责人说,这一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家一户单独“引智”的困难。
    异地用脑不仅克服了台州区位不足的弊端,而且也发挥台州民营企业机制的优势,使人才发挥最大的效能。这些柔性引进的人才不受国籍、户籍、人事档案的限制,可以异地服务、双向选择。在合作方式上,可以选择技术入股、创办租赁企业、开展学术交流、承担科研项目等方式,也可通过在民营企业兼职进行“异地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