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县市人才断层亟待解决
今年4月,湖南省双峰县委组织部对全县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人才队伍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断层现象。存在以下问题:
1、年轻人才总量偏少
目前,该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有人才15324人,含教师7856人和医生955人。其中,在岗12068人,分流3256人。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上的7973人,占人才总数的66.1%,50岁以上的3754人,占31.1%,30岁以下的1701人,仅占14.1%,25岁以下的更是屈指可数;从年龄阶段看,30岁以下的大体上是9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2001年以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没有进人,这就标志着在今后5-10年人才队伍将出现较为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
2、党政人才梯次失衡
班子成员年龄跨度缩短、层次减少,班子呈现年龄老化、老中青合理梯队没有形成的现象:一是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年龄偏大;二是优秀中层青年人才后继乏人;三是部分党政机关人才队伍“老龄化”。
3、专业人才青黄不接
一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二是高学历的年轻人才比例偏低。全县人才队伍中,有中专学历的5248人,大专学历的565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170人。其中,30岁以下的人才中,有中专学历的719人,大专学历的73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51人。三是青年人才中特殊专业人才紧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熟悉、精通外语、金融、法律、计算机、经济、城市规划管理等现代知识的人才,特别是这些方面的高级人才尤为稀缺。
要解决双峰县人才队伍断层现象的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创造竞争环境,选拔优秀人才。一是逐步完善干部正常“上”“下”的制度,努力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年轻干部启用渠道。要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人才选用新机制,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及时把那些真正优秀的干部选拔到能更好地发展其作用的地方。三是拓宽识人、选人视野,盘活后备来源。
其次,改善育人环境,培养适用人才。一是拓宽培训渠道。在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改革教育培训方式,采取聘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组织年轻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挂职锻炼,选送年轻人才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深造等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二是突出培训重点。要坚持分类要求、分类培训的原则,重点培养和开发一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干部。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倡和鼓励人才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选派优秀年轻党政人才到乡村、企业挂职。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交流、轮岗力度,使年轻人才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增强本领。
再次,优化政策环境,引进急需人才。一是优惠政策招才。要围绕双峰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打破常规,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制定干部人才引进的工资报酬、生活待遇等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公开选拔挑才。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从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每年都要适当拿出一定的编制,参与全省公务员的录用和高校毕业生的选调、选拔,尽量多接纳高校毕业生,搞好干部人才储备,逐步改善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对确实没有编制的单位,要打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的限制,有针对性地推行政府工作人员聘任制。
1、年轻人才总量偏少
目前,该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有人才15324人,含教师7856人和医生955人。其中,在岗12068人,分流3256人。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上的7973人,占人才总数的66.1%,50岁以上的3754人,占31.1%,30岁以下的1701人,仅占14.1%,25岁以下的更是屈指可数;从年龄阶段看,30岁以下的大体上是9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2001年以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没有进人,这就标志着在今后5-10年人才队伍将出现较为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
2、党政人才梯次失衡
班子成员年龄跨度缩短、层次减少,班子呈现年龄老化、老中青合理梯队没有形成的现象:一是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年龄偏大;二是优秀中层青年人才后继乏人;三是部分党政机关人才队伍“老龄化”。
3、专业人才青黄不接
一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二是高学历的年轻人才比例偏低。全县人才队伍中,有中专学历的5248人,大专学历的565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170人。其中,30岁以下的人才中,有中专学历的719人,大专学历的73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51人。三是青年人才中特殊专业人才紧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熟悉、精通外语、金融、法律、计算机、经济、城市规划管理等现代知识的人才,特别是这些方面的高级人才尤为稀缺。
要解决双峰县人才队伍断层现象的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创造竞争环境,选拔优秀人才。一是逐步完善干部正常“上”“下”的制度,努力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年轻干部启用渠道。要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人才选用新机制,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及时把那些真正优秀的干部选拔到能更好地发展其作用的地方。三是拓宽识人、选人视野,盘活后备来源。
其次,改善育人环境,培养适用人才。一是拓宽培训渠道。在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改革教育培训方式,采取聘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组织年轻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挂职锻炼,选送年轻人才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深造等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二是突出培训重点。要坚持分类要求、分类培训的原则,重点培养和开发一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干部。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倡和鼓励人才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选派优秀年轻党政人才到乡村、企业挂职。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交流、轮岗力度,使年轻人才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增强本领。
再次,优化政策环境,引进急需人才。一是优惠政策招才。要围绕双峰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打破常规,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制定干部人才引进的工资报酬、生活待遇等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公开选拔挑才。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从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每年都要适当拿出一定的编制,参与全省公务员的录用和高校毕业生的选调、选拔,尽量多接纳高校毕业生,搞好干部人才储备,逐步改善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对确实没有编制的单位,要打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的限制,有针对性地推行政府工作人员聘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