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泰斗叶笃正——细心呵护人才成长
气象学泰斗叶笃正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整个气象界为之振奋。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把珍藏在心底的对叶笃正先生的感念说了出来。
1961年,曾庆存从前苏联留学归来,当时没有办公室,叶笃正就安排曾庆存和他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和叶笃正一个办公室工作,让曾庆存有机会和叶笃正一起探讨如何把在苏联学习到的理论用于中国的大气科学问题。曾庆存说,“和叶先生一起探讨,对我很有启发。”
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差,叶笃正发现曾庆存的被子不够,就回到自己家里拿了一床被子送给曾庆存。“叶先生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关怀,让我十分感动。”曾庆存现在说起来,对叶先生还是心存感念。
现任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巢纪平1954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前地球物理研究所任技术员时,叶笃正时任筹建地球所的北京工作站负责人。从叶笃正的渊博学识、严谨治学中,巢纪平学到了做科研的一些道理,叶笃正宽以待人、以平常之心处世的品质也对巢纪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56年,前地球物理所天气室以叶笃正为首的科学家正在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巢纪平用业余时间做出了一个大地形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三维非线性方程的惯性理论解,但这个研究的初稿被一位领军科学家否定了,批评他是在“种自由地”。带着难过、失望的心情,巢纪平向当时非主管工作的室主任之一的叶笃正“求救”。叶笃正看完稿子后,打开抽屉拿出一份稿子对巢纪平说,“我也在做这个问题,不过是正压大气的,而你做的是斜压大气的,我不继续做了,你做下去吧,由我来安排”,叶笃正把跟他做计算的两位统计员转来帮巢纪平做计算。青藏高原的地形要用数学上的球函数表示,现在用计算机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而当时他们三人用手动和电动计算器整算了一年。这篇文章1957年发表在《中国科学》上,从此开始了巢纪平的科学生涯。
1962年,在叶笃正等人的推荐支持下,以华罗庚先生为组长的评审组对巢纪平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论文答辩,试图破格把巢纪平从研究实习员提升为副研究员。于是,巢纪平于1964年成为中科院副研究员。
1979年,巢纪平回到大气所,根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做的某些研究,叶先生预感到一个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即将到来,支持巢纪平成立动力气候研究室,这是最早研究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室。至今已发展成在国际气候界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大气所东亚气候研究中心。
1961年,曾庆存从前苏联留学归来,当时没有办公室,叶笃正就安排曾庆存和他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和叶笃正一个办公室工作,让曾庆存有机会和叶笃正一起探讨如何把在苏联学习到的理论用于中国的大气科学问题。曾庆存说,“和叶先生一起探讨,对我很有启发。”
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差,叶笃正发现曾庆存的被子不够,就回到自己家里拿了一床被子送给曾庆存。“叶先生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关怀,让我十分感动。”曾庆存现在说起来,对叶先生还是心存感念。
现任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巢纪平1954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前地球物理研究所任技术员时,叶笃正时任筹建地球所的北京工作站负责人。从叶笃正的渊博学识、严谨治学中,巢纪平学到了做科研的一些道理,叶笃正宽以待人、以平常之心处世的品质也对巢纪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56年,前地球物理所天气室以叶笃正为首的科学家正在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巢纪平用业余时间做出了一个大地形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三维非线性方程的惯性理论解,但这个研究的初稿被一位领军科学家否定了,批评他是在“种自由地”。带着难过、失望的心情,巢纪平向当时非主管工作的室主任之一的叶笃正“求救”。叶笃正看完稿子后,打开抽屉拿出一份稿子对巢纪平说,“我也在做这个问题,不过是正压大气的,而你做的是斜压大气的,我不继续做了,你做下去吧,由我来安排”,叶笃正把跟他做计算的两位统计员转来帮巢纪平做计算。青藏高原的地形要用数学上的球函数表示,现在用计算机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而当时他们三人用手动和电动计算器整算了一年。这篇文章1957年发表在《中国科学》上,从此开始了巢纪平的科学生涯。
1962年,在叶笃正等人的推荐支持下,以华罗庚先生为组长的评审组对巢纪平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论文答辩,试图破格把巢纪平从研究实习员提升为副研究员。于是,巢纪平于1964年成为中科院副研究员。
1979年,巢纪平回到大气所,根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做的某些研究,叶先生预感到一个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即将到来,支持巢纪平成立动力气候研究室,这是最早研究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室。至今已发展成在国际气候界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大气所东亚气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