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才支撑农业 用科技武装农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解决“三农”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根本出路在于走人才强农、兴农、富农之路,用人才支撑农业,用智力支持农村,用科技武装农民,依靠人才、智力和科技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取向,决定了用人才智力支撑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将成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要多措并举,“刚性”与“柔性”相结合,集聚各方力量,努力为新农村建设输“才”送“智”。
首先要做好人才预测与规划。着眼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农村人才总量、层次结构、分布状况,认真分析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科学预测,并将其纳入整体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确保农村人才的有效供给。
其次要组织机关干部采取下基层蹲点、挂职等形式,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进行指导和服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向“三农”流动,推动科技工作重心下移,使先进适用技术更快、更直接地进村入户。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三支一扶”,进一步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入驻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此外,笔者认为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引导更多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不断壮大农村人才队伍,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点。
一是抓好农村拔尖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要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农村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跟踪服务。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以推广和掌握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为核心,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合培训资源,实行农科教相结合,采取本地培训、外地取经、就地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大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培养造就更多的“田秀才”和“土专家”。
三是加快农村人才市场建设步伐。要从着力解决县乡人才服务机构场地缺乏、设施不全、规模较小、服务手段落后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入手,加大投入和指导力度,培育和发展农村人才市场。要建立完善农村人才信息库,提高农村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要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乡镇企业职工素质。
下一条: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人民大学探讨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