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务员精神 展现公务员风采(十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回访系列报道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5-19 浏览
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从士兵到市长
  (徐民强)“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冷暖挂在心上,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你。”这是哈密市原市长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市长的切身体会。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是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少数民族公务员,他先后当过兵、下过乡,当过基层公务员,然后逐步走上领导岗位。1999年他当选哈密市市长。2001年,他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光荣称号。
 
哈密市是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从小生活在哈密,对养育他的这片土地和人民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尽管他的岗位多次发生变化,职务越来越高,但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诚意为各族人民群众谋利益。
 
在担任哈密市市长7年多时间里,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在工作中不敢丝毫懈怠,尽职尽责。他认为,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是为群众办事的,不能把它当成谋私的工具,要多为人民着想、廉洁奉公、勤政为民。1999年哈密修建环城路涉及房屋拆迁和穆斯林群众迁坟问题,拆迁的居民许多是他的亲戚和朋友,许多群众在观望,看市长对自己的亲戚怎么办,拆迁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他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召开拆迁干部大会,要求拆迁干部一视同仁,该拆迁的,不管是谁,都要服从拆迁工程,涉及他的亲戚,不仅要拆,而且要先拆,具体说服工作由他自己做,拆迁工作一下打开了局面。近几年,哈密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明显上升,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质的提高。哈密市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多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高于全疆水平;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8.5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8.64%,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1998年,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城市建设和物业住宅管理优秀市长。
 
哈密市经济总量不大,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认识到要改善投资环境,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借助外力求发展,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了哈密市招商局,建立了“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对外来投资商实行“保姆式”服务,率先在全疆建立了无费石材加工园区,营造了哈密市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近几年有200多家企业在哈密投资建厂,香港天行国际、香港利丰纺织、山东鲁能等十几家国内外上市公司、大企业相继落户哈密,引进资金20多亿元。哈密市也由此进入了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之列。
 
在谈到弘扬公务员精神时,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说:弘扬公务员精神,必须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要和睦相处,共同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公务员,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忠于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特别是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中,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弘扬公务员精神,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民排忧解难,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发扬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建设家乡,加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调任乌鲁木齐市委常委,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他说:“我将以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人事报  2006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