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务员精神 展现公务员风采(九)———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回访系列报道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5-13 浏览
耿丽霞——心系百姓平安
  (徐民强)山东垦利县位于黄河的入海口,农村群众居住十分分散,居民来自全国11个省、108个县,文化观念差异较大,治安管理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垦利县却先后获得了“全国普法先进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文明油区”等荣誉称号,全县90%以上的村成为“零案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3年均达到95%以上。
 
提起这些,垦利县干部群众都说,这些荣誉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耿丽霞的心血和汗水!从一位妇女工作者成长为政法委书记,在耿丽霞的征程中,镌刻着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她先后荣膺“省三八红旗手”、“垦利县十佳好公仆”等荣誉称号,2001年9月份被人事部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守土一方,为百姓遮风挡雨,让人民可倚可靠!”
 
2003年1月,耿丽霞全票当选县委常委,并被委任县委政法委书记的重任。政法工作就是维护一方稳定,搞好一方治安。上任伊始,她就一头扎进基层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新观点、新思路,县政法委、综治委的工作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守土一方,为百姓遮风挡雨,让人民可倚可靠!”这是耿丽霞始终恪守的工作原则。在依法化解基层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中,她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农村“三个一”工程,即为每个村配备一名专职综治办主任,选配一名法律顾问,为每个村民小组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从根本上解决了村级稳定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2004年以来,全县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2起,处结276起,调处成功率98%。全县农村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1%。
 
几年来,她积极倡导实行“五长”联合接访,亲自参与接待上访群众。她协调处理的涉法上访案件60余起,群众满意率达100%。为了工作,她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星期天;处理突发事件,她不知多少次坐镇一线,通宵达旦……
 
耿丽霞在全县全力构筑起司法、综治、信访三线排查网络,探索建立县级化解矛盾便民服务中心和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整合了资源,增强了乡镇一级抓稳定工作的力量,全县连续3年没有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治安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多方协调资金,建起了“三台合一”的电子接报警系统和自动拍照监控系统,城区党政机关、金融、通讯等重点要害部门和重要交通路口技防覆盖率达100%,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她积极倡导“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协调保险公司每年从居民家庭财产保险和汽车盗抢保险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区保安人员工资待遇和治安管理的日常开支,城区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5%。垦利县两次代表东营市迎接“全省综治暨平安建设大检查”,均取得了全省综治工作考核第二名的可喜成绩。
油地合作保平安
 
垦利县是胜利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矿区,全县7个乡镇全部地处油区,境内有油田二级单位15个,三级单位29个,分布着8000余口油气井,地下油、气、水井管线纵横交错,总长度近1万公里。“若把油田比作一棵大树,只能为这棵大树浇水、施肥、捉虫子,决不能刨根、剥皮、撸叶子”,她坚持高擎油地合作的旗帜,并把油区治安工作作为综治工作的重头戏,抓紧抓实。为严厉打击涉油犯罪,减少发案,她完善推行了“三包四定”(镇包矿、村包队、人包井,定岗位、定人员、定责任、定奖惩)和“六联”(治安联防、设施联建、项目联办、生产联营、资金联股、人才联用)等工作经验,保障了油区的长治久安,2003年,在全国整治油气田及输油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检查活动中,垦利县被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称为“全国油地共建的一面旗帜”。
 
她不是导演,但却怀着满腔为民情怀导演了垦利县政法综治工作三年巨变大发展的奇迹;她不是将军,但却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平安垦利”这艘航轮在平安建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破浪前行。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公务员”三个字。对于今后,耿丽霞想得很多。她说:“公务员法已经正式实施,作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善于调查研究,提高自主创新的本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发扬和培育公务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