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务员精神 展现公务员风采(八)———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回访系列报道
丁万万—铁骨铮铮的好税官
(胡超玲)江苏省丹阳市地税工作从来未像去年年末这样忙碌过,35%的目标增长和“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活动的评选使得整个地税工作备感压力。正是在这样一个重要当口,丹阳市地税局副局长、“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丁万万开始频频出现在地税各缴税窗口和征税一线进行现场指导、督战,给处在一线的税务工作者们送去了莫大的动力。
作为地税工作的一面旗帜、丹阳市公务员的杰出代表,在大多数人眼里,58岁的丁万万不仅是一位令人佩服的长者,更是一位催人奋进的榜样。正是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1998年他被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00年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谈起这些荣誉,他说:“我只是坚持了该坚持的,做了该做的而已,做得究竟怎么样,是非功过,都要留给人民来评判。”
人情攻势打不倒
在工作中,丁万万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情攻势”,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一条“铁规”:对上级不开“口子”,对同级不破“例子”,对亲友不顾“面子”,对身边工作人员不留“空子”,对自己则要做好“样子”。
1996年上半年,丁万万的同学领导的一家公司发生特大偷税事件,为此,该同学三番两次上门说情,请求从轻处理,但均被丁万万严词拒绝,最后补缴了全部20余万元的漏缴税款。该同学从此与丁万万“交恶”。
在走上地税工作领导岗位之后,有亲戚请丁万万帮助找工作,丁万万不答应;弟弟要他帮忙与企业联系业务,他没肯;父亲为减轻他的赡养负担,提出要到稽查分局做门卫,他也没同意;大儿子大学毕业找工作想让他出面找关系,他更是没理会,硬让儿子在外地“自谋就业”……面对亲友们的责难,丁万万说:“不是我不会用权,更不是我六亲不认,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不能对不起人民,身正才能压邪啊!”
真心实意为纳税人服务
1998年10月,丁万万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从北京刚回来,人就不见了,当时人们都以为他被请去作报告了。几天后他风尘仆仆回来了,竟还带回一个逃税的人,大家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赶去苏北办案。
另一年,丹阳有家企业出现偷漏税行为,厂长被拘留。丁万万考虑到该厂长确实为家乡脱贫致富做了重要贡献,不能因为查一个案,抓一个人,而关一个厂,影响整个企业和村镇的发展。为了爱护和挽救当事人,丁万万多次到检察院,说明情况,积极建议在补缴税款的情况下从轻处理,司法部门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个厂长从拘留所出来的第一天,就补缴了税款,并赶到丁万万的办公室,激动地说:“丁局长,我原来对你态度很恶劣,以为你会狠狠地整我,没想到你不计前嫌真心实意为我们企业服务,我受到的教育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丁万万就是以这样的精神、决心和毅力维护着税务稽查的法律尊严,为广大纳税人创造着优越的纳税服务和发展环境。
黑势力面前铁骨铮铮
丁万万搞税务稽查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勤于学习,精于业务,有谁遇到业务上的疑问找到他,他都能依据法典逐条说明,从不摆“官”架子。在丁万万的精心指导下,丹阳市地税稽查在全省率先实行了税务稽查“四分离”,并建立了一套具体操作规程,使稽查工作走上了科学化、正规化、程序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在稽查工作中,丁万万不仅要经常面临利益的诱惑,甚至还会遭遇“黑势力”的威胁,对此,丁万万从未畏惧过。
有一次,一个外地客商偷税10多万元,被查出后,带人气势汹汹地闯到他的办公室。丁局长对他晓之以理,明确指出“欢迎你到丹阳经商发财,但税款一分也不能少。”这位客商临走时却以“走着瞧”相威胁。当他晚上回家经过一黑巷口时,突然窜出两个人强行拦住去路,其中一个就是白天到过办公室的外地客商,丁万万当即严正警告:“我丁万万为国查税,维护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是以身殉职也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你动手,不仅税款要如数追缴,而且加重处罚!”同时还警告他,“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在我的办公室呢!”两个人见他一身正气,毫无惧色,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在以丁万万为代表的一大批地税公务员的共同努力下,丹阳地税连创佳绩,不但每年的税收收入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且,该局还连续三年在丹阳市委、市政府组织的“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全市评选活动中,位列“三甲”,从而成为了该市转变机关作风,优化投资环境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