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完善的政策保障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张永强)记者:最近,国家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其中对人事部门赋予了重要的职责。请问山东省人事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计划?
焦连合:“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很及时,很重要。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山东省各级人事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大意义,在全面总结近年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省里要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各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真正把我省宝贵的高校毕业生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力量。
目前,省人事厅正在抓紧会同有关部门报请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明确我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有关政策措施。
记者:最近,国家六部委颁发了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通知,山东省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先行一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山东省将如何更好地做好毕业生见习基地工作,引导更多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焦连合: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可以为毕业生搭建尽快适应社会、加强实习锻炼和促进择业就业的平台,为企事业单位拓宽了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的渠道,有效解决了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人才匮乏的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自2004年以来,我省先后建立了260多个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58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基地实践锻炼顺利实现了就业。目前,临沂、潍坊、烟台、枣庄、东营、菏泽等市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继续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各市、县都要选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回生源地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其职业技能和促进供需见面。
我们正在研究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和“一村(居)一名大学生工程”。拟从2006年起连续5年,每年选拔15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每年组织招聘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争取5年内全省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
记者:您认为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关键是什么?
焦连合: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真正做到大量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光有号召还是不够的,必须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其中需要人事部门研究的问题就很多。这些政策要配套、到位,既要使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感到很光荣,同时还要有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并且在工作上、生活上也不比在社会其他行业和领域就业的同等条件的人员差。这些应该是研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当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一些大的政策方面能统一的要尽量统一,同时还应当允许和鼓励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规定。我认为中央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战略决策,方向很对头,但是要最终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建立评选表彰制度,对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予以表彰奖励,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投身基层施展才华、开创理想,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记者:在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保障和服务上,今年山东省有什么举措和做法?
焦连合:我们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从2006年起,我省省、市两级新考录公务员,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殊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县乡机关招考公务员时,要重点从选拔到农村和社区工作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比例不得低于50%。同时,从今年起,对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工作2年以上以及志愿服务西部和参加我省“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3年内报考我省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加4分。今后,志愿服务西部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其服务期限可合并计算为工龄;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高校毕业生到我省经济欠发达县就业,可直接执行转正定级工资,并提高工资档次,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录(聘)用的,依据其在基层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在乡镇直属及以下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在晋升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实行量化赋分的系列(专业)给予加分。
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他们的户档管理、日常管理、考核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都要做实做细做扎实。对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才服务机构免费提供3年人事代理服务。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积极做好志愿服务基层、志愿服务西部和参加我省“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
来源:中国人事报 2006年4月17日
下一条:
我国将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村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