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着力创建人才优势省份——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陈仲方谈浙江省“十一五”人才规划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4-15 浏览
(杜旭平 孙凌)目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浙江的人才发展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蓝图。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哪些新的目标和任务?省委、省政府又将采取哪些新的政策和举措来确保人才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为此,本报特约记者专访了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陈仲方。

 

记者: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体现了哪些新的特点?

 

陈仲方:《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规划》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重视推进人才队伍统筹协调发展。二是《规划》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强调提升人才素质与优化人才结构。三是《规划》立足浙江人才发展的现实基础,突出体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地方特色。针对浙江省人才发展的现状,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开发的重点。四是《规划》从统筹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强化调整优化人才的空间布局。五是《规划》着眼于建立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注重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规划的实施以及对有关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记者:十一五时期浙江省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有哪些?到2010年,浙江省人才队伍建设将达到怎样的发展规模?

 

陈仲方:十一五期间,浙江省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比例大幅度上升,人才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国际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初步建成以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贡献突出为主要标志的人才优势省份,实现人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到2010年,全省党政人才、企事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10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快速增长,分别达到150万人和100万人;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左右,达到9.5年以上。

 

记者:浙江省十一五期间人才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陈仲方:十一五期间,根据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浙江省人才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从整体上提高浙江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1、提升党政人才的执政能力。通过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提高领导人才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加强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派优秀干部到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脱产培训,到国外政府部门、名牌大学、跨国公司学习培训。继续实施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深化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在职培训。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制度。2、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每年有重点地选送一批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学习培训,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分层分类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力争用五年时间,对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重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成长和能力建设。3、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实施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加快浙江领军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到2010年选拔培养600名一、二层次人员,并对其实行滚动培养管理;继续实施钱江学者计划,进一步构建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体系;实施文化人才工程,用10年时间,培养选拔300名左右在全省本行业或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着力加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民营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工作,提升浙江企业创新能力。4、提升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根据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既掌握高超技能、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初、中级技能劳动者的培养,形成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梯队结构。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建立健全以企业行业为主体,中、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5、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创业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启动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农村科技、教育、生产、经营等多方面的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

 

二要调整和优化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浙江未来五年的人才发展,要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快人才结构的调整步伐。同时,大力开发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型人才、海洋产业人才、资源环境人才、文化产业人才以及国际化人才的开发,促进优秀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推动浙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三要促进人才队伍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才向环杭州湾地区、温州台州沿海地区、金华衢州丽水地区三大产业带集聚,结合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加快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国内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

 

四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深化浙江省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熟悉现代企业制度和适应国际竞争的企业领军人才队伍,努力构筑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非公有制企业家资源新优势,打响浙商品牌,促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五要构建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建立和谐的人才工作体制,健全人才利益调节机制,实施积极的人才就业政策,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记者:浙江省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陈仲方:首先要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主要围绕建设两个教育体系和一个培训基地展开。两个教育体系是指:巩固优化国民教育体系,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一个培训基地是指要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人才培训基地,包括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一批高级人才外语强化培训基地、国际化高级人才境内外培训基地,一批高质量的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训基地,一批企业与高等学院、科研机构合作培训基地,以及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

 

其次,要大力推进人才制度创新。从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人才激励制度以及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四个方面着手,创新人才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制度体系。浙江还将探索建立人才诚信管理制度,加强人才诚信管理,逐步建立人才诚信档案,并纳入信用浙江建设体系。建立职业诚信与职业资格、职业活动管理相衔接的机制,在律师、注册会计师等重点人群开展诚信管理试点,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继续组织实施浙江省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加强海外留学人员引进工作,加大国外人才智力引进力度。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高层次人才载体,促进人才集聚。建设提升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做大做强一批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引进一批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同行前列的科研机构,大幅度投入建设200个省级重点学科、200个省级重点专业、200个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20个重中之重学科和25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力争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基地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机构。

 

    此外还要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培育发展人才市场中介组织,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法规体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