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扮演公务员面试“沉默考官”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4-08 浏览
(吴长亮)曾经被一些人诟病为暗箱的公务员面试过程,如今开始揭盖子”———4月1日上午,绍兴某律师事务所的徐律师早早赶到市职教中心,准备旁听该市机关公务员的面试。

 

  和考官待遇相似

 

  3月15日,绍兴市委组织部、绍兴市人事局在当地媒体刊发公告,称绍兴市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将于4月1日进行。为使广大市民了解、监督市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将邀请部分市民旁听。这则公告共吸引到95人报名,最后经现场抽签,26人入围。

 

  绍兴越城区人事局丁泽民科长是此次面试的会务组成员。他介绍说,此次招考共提供130个公务员职位,按照1∶3的比例,共有390名考生参加面试,分到13个试场。这样,每个考场就有2名市民旁听。

 

  这是绍兴市首次在公务员招考面试中引入市民旁听制。这个特殊的人群,被绍兴市人事局有关人士称作沉默的考官

 

  考场主席台上,7名考官并排坐着。在徐律师的对面,坐着两名工作人员,1名记分员、1名核分员。8点整,第一位面试考生进入考场。一整天,徐律师在聆听考生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仔细地观察着每位考官的行为和表现

 

  和想像截然不同

 

  对公务员招考录用并不了解的徐律师,以前深信公务员面试就是走过场的社会传言。而此次旁听下来,徐律师的感觉和以前的想像截然不同:这是一次很严肃正规的面试,没有交头接耳,没有人随意走动,没有人中途离开考场,更没有人拿出手机来。

 

  和我们以前想像的大不一样,至少程序很公平、公正。熟谙法律的徐律师说。

 

  在公务员招考面试中引入市民旁听制,绍兴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今年4月1日和2日,同样也是杭州市招考公务员面试的日子。和绍兴类似,与2023名考生一起进入考场的还有18名特邀监督员,这其中包括了6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按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表述,他们的任务就是给面试官们打分,监督其是否公平、公正。嘉兴等地也尝试了类似的做法。

 

  毋庸置疑,在公务员招考过程中,面试无疑是最容易产生问题、最为人诟病的环节。旁听下来的效果显然是明显的。绍兴越城区人事局局长叶国昌很有感慨:邀请市民代表旁听,目的在于使面试过程透明化,这个目的显然达到了。

 

  沉默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在公务员面试中引入旁听制。浙江省人事厅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做法很好,有进一步探索、完善甚至推广的价值。但是也有人质疑:对于旁听者来说,不能提问,不参与打分,仅仅是静静地旁听,到底有多大意义?

 

  对公务员制度有深入研究的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志华指出:无论中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公务员选拔的基本理念。而透明化,又是公平的先决条件。吴志华表示,这一制度设计显然还具有创新性。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研究员则认为,旁听的意义超出了增强公务员面试透明度,扩大群众知情权的层面。一方面,可以让普通市民了解人才的选拔过程,让群众知晓公务员选拔的程序,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人事部门对选拔环节更加严密,规范化的改善。

 

  但是在吴志华看来,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的旁听制显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譬如,即使是旁听者,他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万一他觉得素质很高的考生落选了,他该怎么办?从管理学上说,参与者的兴趣往往取决于他参与的效率,如果一点点发言权都没有,这种参与最终很可能会流于形式。

 

来源:解放日报  2006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