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才市场如何定位
“人才市场如何定位”,一直是我国人才市场发展建设过程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一种意见认为,随着人才市场成为要素市场地位的确立,以及人才服务行业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多,人才市场与人才服务中心“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与国际市场接轨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运作模式将会阻碍国家级人才市场的市场化发展进程。人才市场要解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兼顾的问题。
2、人才市场的辐射功能
建立国家级人才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意图,是要以其为龙头,带动区域内的人才资源交流与开发,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现在,这一设想仍未得到实现,国家级人才市场的服务范围仍然局限在本地区内,辐射功能较弱,其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3、市场功能不健全问题
人才市场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人才的合理配置,市场运用有形、无形、猎头、派遣等手段来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其二是人才的有效开发,市场要提供培训、测评、咨询与诊断等手段为人才发挥潜能服务。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在这两个功能上均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无形市场规模不大,猎头服务数量不多,对人才需求研究不足,导致人才有储备而未开发的局面。
4、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没有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无法保证人才市场的持续发展。据调查,从事人才服务的工作人员中学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只占总体的3%,而人才服务业又需要大量掌握外语、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目前这种状况不能满足以高素质人才为服务对象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各国家级人才市场也提出了不少建议。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
针对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文件,赋予国家级人才市场以区域内人才服务的权限,加强辐射功能。现在国家级人才市场之间的合作还是太少,联合才能有大的发展,合作才有发展空间。应加强对国家级人才市场的指导,积极促进国家人才市场之间的横向合作,为全国人才资源开发的一体化建立主渠道。
中国青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
在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强调加强公共服务的同时,不应忽视市场经营。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上,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与劳动部门出台政策、工作协调方面还需加强,建议从上级部门多做一些工作。
中国宁波人才市场:
进一步明确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对内要不断推进市场化运作,在服务创优、业务创新、管理规范、团结协作等方面不断加强;对外要展示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始终把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放在工作的首位。
中国济南企业管理人才市场:
各国家级人才市场应联手打造诚信供求平台,营造人才市场诚信环境,树立人才服务业的良好信誉。中国新疆人才市场:
应加快人才流动服务和人才市场建设的立法工作,尤其是要尽快出台人才派遣等专业性强的人才服务业务的政策法规,以便在拓展各项人才服务业务时有法可依,维护好用人单位、求职人员和中介机构三方的合法权益。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
促进国家级人才市场之间的横向交流与业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议开展人才市场管理运作的有关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
中国唐山企业家市场:
建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国性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选聘、管理和使用经验交流会,以达到开拓视野、互相借鉴、全面提升,促进企业家人才合理流动。
中国东北毕业生人才市场:
从辽宁省目前的情况看,省人事厅把中国东北毕业生人才市场定位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与场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省人事厅可以把有关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赋予其承担,才有可能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逐步形成毕业生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体制改革的重点,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应定位为公共服务机构已形成共识。因此,对现有的各类人才市场,特别是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如何定位,需要加以明确。
中国济南企业管理人才市场
业务拓展:中国济南企业管理人才市场2005年伊始日常招聘会开始免费为各类人才开放;为提高人才交流的成功率,推出了交流会回访制度和人才推荐服务;设立双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登记专区,为本科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专科5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以及各种技能型人才免费提供再次发展的机遇。
为实现青年人才工作的突破,中国济南企业管理人才市场成立了“共青团济南人才委员会”。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6所驻济高校团委联手开展了“心贴心百名优秀贫困生帮扶行动”主题活动,共为百名家庭困难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了人才素质测评、职业指导、工作推荐等各类服务。
2005年,外勤服务队成为中国济南企业管理人才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外勤服务队由原来每周上门服务一次,增至三次以上,并实行电话预约服务和首访负责制。
人才合作:首次与高校(山东经济学院)联合举办大中专毕业生双选会。二是首次与媒体都市女报社联合举办以“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女大学生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山东首场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人才培训:成功开拓西欧、北欧等境外培训新渠道,先后组织赴丹麦、芬兰的人力资源规划考察,赴法国、德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与管理考察和食品检验检测考察等三个团。
品牌建设:人才市场市场部在2004年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基础上2005年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
业务拓展:2005年,中国海峡人才市场重新制定了档案寄存人员转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的工作规范,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聘约管理工作。开展了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普查。成立了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中心,设置了柜台服务窗口。面向重点客户,初步建立了“人事服务专员”队伍,提供企业、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在福清融侨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等部分重点区域设立办事处,在人才派遣方面,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实现了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派遣人员三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在福建省内各设区市设立了派遣公司非法人分公司。
人才合作:完成与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人才机构的信息联网,组织企业参加泛珠人才网络交流大会和闽、赣、湘、鄂、皖五省区人才网络交流大会。与高校学生处合作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站,将服务功能延伸到学校,会同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从大一起开始实施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举办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节,组织就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资深经理等进校指导,开展个案就业指导。
人才培训: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全年共培训近5000人次,建立自考生电子档案14万多份。心理咨询师、IPMP、远程教育项目被主办机构评为全国示范站点、先进站点。推出公共营养师等5个新的职业资格培训试点,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进了美国IFM(国际财务管理师)等国外权威项目。开展了继续教育和企管培训。为市场代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和课时确认服务。与全国大学生就业培训卫星专网合作,在6所院校建立直播演示站点。代理全国公务员卫星远程培训项目。
品牌建设:对外劳务合作业务顺利通过ISO9000,2000认证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