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昌委员呼吁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体系
(徐民强)“当前我国人才使用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人才使用的有效周期趋于缩短;人才使用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人才使用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管理和服务不到位;重使用、轻培养现象普遍存在,人才使用缺乏长远规划。”太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委员在政协大会发言中说。
谢克昌委员说,人们往往关注能源、环境、生态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却忽视了人才使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人才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现象值得深思。比如:流动性是人才资源固有的特征,但它需要政府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调控。他举例说: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间仅山西卫生系统流失高级人才就有2100多人。经济发达地区宽松的政策和待遇吸引,已使中西部地区很多领域的高级人才流失严重,创新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阻滞。
人才使用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复兴大计,乃国运昌盛之根本。谢克昌委员建议:
增强人才使用的周期和时效意识,适当减压减负。有关部门要探索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措施,尽可能延长人才的使用周期。在关注他们“贡献量”的同时要关心他们的“健康度”,从人才使用过程中的医疗保健平台构建、任务指标量化及定期休假制度的落实到位等方面切实抓紧抓好。
完善人才使用的科学评价体系。在人的使用中突出“竞争、绩效”意识,从而提高我国人才使用的整体质量。做到既要鼓励创新,又要宽容失败,让广大人才有缓冲、酝酿、积累、成长、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体系。人才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人才经过培养后其创新力可不断提高和超越。一定要为人才的生存和成长创造适宜的土壤,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人才使用管理机制,保障其真正可持续发展。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国家应在政策导向、待遇条件等诸多方面加以宏观调控,按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科学制定人才使用布局和规划,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才使用的整体储备能力,这样才能从政策源头上遏制欠发达地区人才的急剧流失。
下一条:
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各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