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蓄水池”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5-11-02 浏览
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蓄水池”
2005-11-1

---上海博士后制度实施二十周年回顾

  (王有佳)今年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20周年,作为我国最早实行博士后制度和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省市,上海已逐步建立起有特色的博士后管理工作体系。目前,上海 30所高校、科研院所中设有1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57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7个区县创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 领域覆盖广泛、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的博士后工作网络体系。

  20年来,上海累计招收、培养4000余名博士后,目前在站博士后1700余人,出站博士后2300余人,培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博士后已成为上海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和"蓄水池"。

  促进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博士后制度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立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说,博士后的研究项目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征。来自不同科研机构和不同专业的博士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后,不仅带来了新鲜的学术思想、科研方法和研究课题,而且还培育了新的学科增长点。

  作为各学科学术前沿领域的新生力量,博士后队伍在学术研究高地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出了成果,也培养了高级学术人才。一些年轻的博士后已经担当起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的大任,成为项目负责人,甚至是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1987年,余龙受中山医科大学派遣前往复旦大学遗传所完成博士学业,毕业后,余龙选择了在复旦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两年的研究,使他将医学与分子遗传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了从医生到分析遗传学家的转变。如今,余龙已是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人类 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

  建立产学研结合最佳平台

  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上海博士后招收、培养制度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开创了新模式。

   2001年12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张宏民先后在水平井开发、稠油油藏开采等领域进行过研究,到期交所进入博士 后科研工作站,他利用交叉学科优势,为燃料油期货上市做了极大的推动工作。去年8月,燃料油期货上市以后,与国际市场和国内现货价格形成联动,受到全球业 界的关注。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成交1.25亿吨,成交金额3000多亿元。

  "作为我国在石油能源期货的突破口,燃料油期货的成功上市,对于 完善石油市场,提高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降低进口石油成本,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期交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副站长鲍建平说。工作站的形式,为企业 提供一个发现人才、认识人才的机会。同时,这些人才通过这段工作经历,也为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如今,张宏民再回到课堂中讲课, 期货市场中的生动的实例,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了。

  铸造服务经济的创新基地

  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上海市人事部 门在设站领域、招收模式、资助重点、管理方式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1994年,全国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上海宝钢集团建成。2001年起,全国第 一个咨询业工作站建成,2004年又创建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0多年来,宝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高校 联合招收培养了88位博士后研究人员,33名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了宝钢。1998年进站的李自刚博士,承担了宝钢的重点课题"超低碳钢铁素体轧制新工艺", 这在国内属于空白,国际上这方面研究也不成熟。课题组经过大胆创新和不懈努力,最终研发成功,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日益凸显。

  上 海的形象标志---东方明珠塔、南浦大桥已经深入人心,但这些高层建筑构筑防御风暴保障网的幕后英雄可能不为人知。在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和土木工程防灾国 家重点实验室就有一群专门研究"风"现象、专门与风"抗振"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博士后的研究经历,研究室主任顾明说,他肯定和"风"无缘。

   1988年从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后,顾明进入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当时正值南浦大桥开工建设,他参与了大桥的"风振"控制与抗 振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参与,顾明开始了他对大跨桥梁、高耸结构和大跨空间结构等大型结构抗风的研究。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顾明和他的实验室已经成为 这些大型建筑的"保护神"。

    来源:华东新闻  2005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