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上半年开发城镇岗位22万个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4-12-15 浏览
东方网7月28日消息:就业是民生之本。吉林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广大职工,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22.02万个,完成年计划的55.1%,城镇新增就业15.2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50.9%;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继续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参加省级统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没有发生新的拖欠。为了把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我省全面出台了各项再就业配套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规定。辽源市建立了落实再就业政策“联动大通道”,加强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促进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从年初开始,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先后举办了4期再就业扶持政策培训班,各市县也相继举办了培训班,使基层的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各项政策,了解和熟悉工作程序,更好地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

围绕落实全年开发就业岗位的工作目标,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各地再就业专项工作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大力促进工作落实。长春市建立了“岗位银行”和“人力资源库”,设立了“4050”人员再就业“绿色通道”,开辟了网上职业介绍,探索出了“批量开发,规模就业,零散开发,灵活就业”的新模式。吉林市组织开展了“公益岗位调查活动”,开发重点安置“4050”人员的社会公益岗位1000个,并在落实再就业政策工作中,探索建立“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网通管理”的模式;辽源市将岗位开发到社区,各社区结合居民服务、公共管理及公益性服务的需要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已累计建立就业网点77个,社区服务达14个系列70个项目,开发社区就业岗位410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00人。

为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省普遍建立了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民企”、“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等一系列活动,在社会上掀起了关爱下岗职工的热潮。省财政投入资金370万元,使758名下岗女工得到了借款帮助,带动了3700余人实现了再就业;全省工会和共青团组织普遍设立了再就业扶助中心,开展了再就业援助行动;税务、工商、城建等部门积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还与残联开展了“自强就业助残行动”,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