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育与人才全面启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在生产领域内的自动化、高效率大生产机制日臻完善,另一方面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之间的协调促使流通领域产生变革要求:从量的方面,要在商品数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流通使命,从质的方面,要满足顾客需求日益个性化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更为安全、可靠、迅速、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流通方式。
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已经成为企业的&chr(34);第三利润源泉&chr(34);。二十一世纪将是物流产业大发展的时代,物流产此将呈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特征。
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物流人才的严重虞乏是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远不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五年中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和训练的基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低于600万人,中级物流管理人员不低于50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不低于4.5万人。为此,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2001年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经贸运行[2001]189号),文件指出:&chr(34);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匿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要来取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训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chr(34);。
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我国一些大中专院校相继在原有储藏、运输等专业的基础上开发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专业性的学历教育远不能满足物流产业发展对既具有理论素养叉具备实践经验的多层次、复合型职业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社会化认证工作薄弱,现有的少量培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单一。培训面狭小等问题。为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促进社会职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作用,结合流通行业实际和企业物流管理需要,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当中物流管理环节,开发并组织实施了物流职业人员培训认证工作,以促迸物流职业人员培训与认证的社会化和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从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流职业人员业务技术资格培训认证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根据我国物流产业和企业物流管理实际,物流职业人员业务技术资格培训认证分为物流管理员、高级物流管理员、物流经理、高级物流经理四个等级。物流职业人员培训认证实行统一认证标准、统一培训考核大纲、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对不同层次通过认证者由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全国物流管理员资格证书》、《全国物流经理资格证书》。
针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企业的紧迫需求,尽快提高大中型物流企业、各类工商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尽快普及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使其能在短期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达到适应国际竞争的基本要求,物流职业人员业务技术资格培训认证工作通过在各地相关机构和组织设立 &chr(34);物流职业人员培训认证工作站&chr(34);的形式逐步建立全国培训认证体系,培训认证工作站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承担本地区的培训认证工作。目前,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如北京十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黑龙江、辽宁、安徽、江西、新疆、四川、河北、湖南、重庆十云南、吉林、福建等地区,授权相关组织和机构开展全国物流职业人员资格培训认证工作。
下一条:
31、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如何报名?